发布日期:2023-08-15 14:35:38 来源:
黄河文化博物馆:弘扬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博物馆位于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北侧,本馆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治水文化主题景区,全国唯一的水电博览中心,也是永靖城市标志性门户。于 2013 年底动工建设,2016 年 4 月 27 日正式落成开馆。本馆以“黄河情·水电魂·中国梦”作为布展主题,它是以黄河为宏大的叙事背景,将黄河文化、黄河治理、黄河水电、黄河风光等内容精心编排,运用高科技展览手段,给观众以文化的滋养和精神的洗礼。博物馆布展总面积 8000 ㎡,展馆共分四层。以“文化、治理、水电、景观”四个分项主题统领四个楼层的展示内容。丰富多彩的展示内容,生动有趣的布展形式介绍了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展现了黄河治理取得的卓越成就,反映了黄河流域永靖县周边的风土人情,憧憬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的美好明天。
一层大河梦·中华源,包括序厅、水与人类文明、黄河文化大观、黄河文化撷英三个单元展区;二层薪火相传·千秋伟业,设置情系黄河、黄河治理历程、治黄名贤、建设者之歌、3D 主题影院等展区,中央天井区域设置穹幕影院;三层九曲安澜·水电摇篮,设置刘家峡水电站、31黄河水电站、世界水利水电博览展区;四层中华圆梦·黄河揽胜,设置黄河风光掠影、黄河三峡旅游区规划、炳灵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尾厅等展区。
刘家峡大桥:三乡水域奇观
刘家峡大桥是甘肃省第一座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和单跨度最大的公路桥梁,彻底结束了国道213线永靖、东乡靠黄河渡轮摆渡昼通夜闭的历史。这座大桥,在东乡县河滩镇、考勒乡、董岭乡“三乡”的水域内,是连接河滩和考勒两个乡镇的枢纽型桥梁,位于考勒乡奔驰沟的折达公路之上。大桥南北走向,全长568米,为西北地区最大跨度的悬索桥,被当地群众称之为“奔驰沟大桥”,奔驰沟两岸设置观景平台,供游客观赏库区风光。在东乡县4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内,刘家峡大桥,已经成为了大家眼中的“高原平湖明珠,‘三乡’水域奇观”,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赏景看“海”、拍照打卡。这里,亦变成了东乡县域内的一张旅游名片。
东乡县达板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园:打造集生产生活、商贸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达板工业园位于东乡经济开发区内,在原有的兰亚铝业、金强集团、东达面业、达板电站等产业发展基础上,通过“企地联动”招商引资、以商招商、联合招商等模式,打造新型建筑材料、民俗用品、农副产品加工、针织加工等集生产生活、商贸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特别是去年成功引进了金强电缆、金银花加工、方大百泉马铃薯深加工、进祥粮油、伊康源肉联加工等 24 家企业,项目投入资金 19 亿元,为后续产业园的壮大发展和整体辐射带动能力的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1 年以来,产业园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 239 万元,产业园新增投资企业 3 家,分别为甘肃方大九间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甘肃成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甘肃传田食品有限公司。入园企业实际到位投资额共计 1.334 亿元,2022 年已到位投资 2217.36 万元,吸纳就业 3 个月以上人口 71 人,其中脱贫人口 12 人,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利益联结带动人数 4500 人。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园通过提质增效原有企业、招商引进企业、开辟公益性岗位等方式,能开发 9000 余个就业岗位,可基本满足每户 1.5 人稳定就业,将有效解决沿洮河经济带 6000 多户计划搬迁群众的稳定就业问题,实现“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感受生物演化的万变奇妙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是以收藏展示晚新生代古哺乳动物化石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于2003年建成开放,占地面积135亩,建筑面积23085平方米,分为一、二、三号馆三个独立建筑,其中一号馆为临夏地质馆,二号馆为生命进化馆,三号馆为和政化石陈列馆。馆藏各类化石标本3万多件,分三纲8目150个属种,其中一级品43件,二级品176件,三级品804件,分属新生代晚期的4个不同哺乳动物群:距今3000万年的巨犀动物群;距今1300万年前的铲齿象动物群;距今1000万年左右的三趾马动物群;距今200万年前的真马动物群。其中和政羊化石、三趾马化石、铲齿象化石、披毛犀化石、埃氏马化石、巨鬣狗化石占据六项世界之最。相继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甘肃省绿色单位建设环境教育示范基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政科研基地;荣获2012年度第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奖。
走进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犹如打开了通往远古的一扇窗口,可以感受到生命的辉煌与悲壮,思维将飞跃历史的时空隧道,去感受生物演化的万变奇妙与大自然变化的丰富多彩。
布楞沟村:昔日贫穷小山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地处东乡县北部干旱山区,全村辖4社,71户355人,是纯东乡族村。全村总耕地面积为1146 亩,人均 3.6 亩。布楞沟,是东乡语“悬崖边”的意思,它的名称折射出了布楞沟村自然环境的严酷恶劣和群众生活的艰难。曾经的布楞沟村是全县生态最脆弱、基础条件最差、群众最贫困的地区,集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高海拔山区于一体,群众处于全县最偏僻、居住最分散、条件最恶劣的地方,吃水、行路、住房、上学、就医、增收“六难”问题十分突出。2012年人均纯收入只有 1624.1元,比全县水平低 809.9元,比全乡水平低 445.6 元。
2013年2月3日,对布楞沟村群众来说是终生难忘的一天,在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布楞沟村,看望慰问贫困群众,调研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并作出了重要指示,嘱托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极大地鼓舞了全县上下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近年来,县乡村三级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苦干实干,以加快基础建设为重点,以提升公共服务为切入,以培育富民产业为支撑,以激发内生动力为核心,强力推进布楞沟村扶贫开发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经过九年多的不懈努力,全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六难”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布楞沟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富民产业不断培育壮大,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发展质量明显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2014 年布楞沟村在全县偏远特困村中率先实现了脱贫,总书记“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的要求真正落到了实处。
现在的布楞沟村自来水全部入户,折红二级公路穿村而过,水泥硬化路通到各家门口,修建了 56户新农村,建成了设施齐全的布楞沟小学、村级活动场所,配套了文化室、卫生室、便民超市等。积极推进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工程,整修梯田 4100亩,累计完成造林6750亩。积极发展富民产业,成立 4 家养殖合作社,累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75人次,基本覆盖了全村的劳动力;建成运行了占地 11 亩的 6 座黑木耳种植大棚。建成甘肃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村史馆。2021年,按照乡村振兴总要求,村道提升、污水处理厂改建、上下水管网优化、天然气入户、强弱电管道埋设等工程全部完成。同时,提升改造了村史馆周边 13 户民居,建设完成 7处体验馆(水文化、手工制品、石磨、擀毡、油馃馃等)、1 处农耕体验场所、4 处景观广场。2021年底,布楞沟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823元,是 2012年收入的 5.4 倍,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昔日贫穷的小山村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全村群众发自肺腑的自觉行动。
临夏技工学校:职教培训行业新跃升
临夏技工学校筹建工作从 2018 年 10 月开始,于 2019年 4 月在临夏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临时挂牌试运行,租赁临夏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部分校舍面积及教学设施,开展教育教学活动。2021 年临夏州公共实训基地建成后,在此基础上整合共享相关资源,正式单独挂牌运行。技校规划用地面积 251亩,总投资计划总投资 3 亿元,其中教学实训设备 8000 万元。
2021 年 12 月,临夏州人社局、济南市人社局、蓝翔技师学院、临夏技工学校共同签署《对口协作办学协议》,2022 年在临夏州委州政府的安排下,由州财政局、乡村振兴局联合下发《关于下达 2022 年济南市东西部协作资金的通知》,分配临夏州人社局东西部协作资金 1400万元,用于临夏技工学校(山东蓝翔技师学院临夏分院)实训设备购置。
截至目前,由临夏技工学校向山东蓝翔技师学院输送参加各类技能培训人数为 236 人,山东蓝翔技师学院在临夏州当地培训总人数 1152 人,合计总人数 1388人。
百亿益农国际鲜花港:树立中国花卉产业新标杆
临夏州临夏市与济南市市中区联手打造了临夏市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项目,着力优化发展“五大园区”为统揽,花卉、西瓜、树莓、牛羊四大产业为主导,“五小产业”为有效补充的“高精尖”现代农业,努力争当推进乡村振兴和产业上档升级的排头兵。
项目总投资 6.4 亿元,主要建设 18 万平方米高新智能温室,配套通风、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水肥循环消毒灌溉系统、现代化温室生产物流系统和 PRIVA 计算机自控系统等高科技设施,打造与国际接轨、国内一流的花卉生产基地,达到欧洲同期、国内领先水平,鲜花港已种植玫瑰种苗 128 万株,种植品种玫瑰 10 种。项目平均每天可产出 20 万枝鲜切玫瑰,月产值可达 1500 万元,年产值为 1.8 亿元。
通过济南市市中区和临夏市人民政府的积极协调,为建设临夏市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项目,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支持加快临夏市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的尽快落地,济南市市中区注入 2022 年东西协助区级资金 1000 万元,2023 年东西协助区级资金 600 万元,为后续牡丹的保种、育种、现代化种植、产品开发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相关政策资金,形成国家、地方共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同时与东部积极合作,整合两地各类金融资源,探索建设一批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的金融服务机构,为不同成长阶段现代化农业企业提供全方位资金服务。
截至目前,该项目的实施,将全面提升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在高新科技展示、环保可持续发展、高效能生产、品牌化销售等方面为中国花卉产业树立新的标杆,同时将引进的鲜花品种及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逐步转化利用到牡丹、芍药等本地品种上,与当地文化特色和乡村旅游有序衔接,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将吸纳当地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达产后能提供约 5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农民 300 人成为产业工人,年收入可达 4.5 万元,为乡村振兴工作做出贡献。
临夏市树莓产业基地:打造现代智慧农业基地
为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建设,依托大庄村千亩城市农业基地着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2000 余亩大棚种植、82 栋果蔬采摘园、树莓基地等产业,结合农产品加工主题,打造工业旅游精品路线,实现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 735.7 万元,由济南市市中区共建临夏市农业现代产业园,实施临夏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项目,主要通过兴修道路、栽种花木、打造特色文化墙等,全方位加快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农村建设步伐,着力发展以休闲观光采摘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并引进水蜜桃、葡萄、火龙果、大樱桃、小甜瓜等高端水果,发展“高精尖”设施农业,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目前,有236户农户通过土地入股方式加入树莓基地合作社,土地每亩每年稳定收益 1800 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15万元,为300多名群众解决就近就业的问题,实现人均增收3000 余元。引进东部企业临夏市山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折桥镇树莓产业园,采取“合作社+农户+企业”的运营模式,项目总投资 3.48亿元,占地1000亩,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占地 448.6亩,分为大田种植区、智能联动温室及中控中心、冷链设施和其他附属区域建设。基地目前有400亩露天种植区、30亩现代化智能联栋温室区、冷链保鲜库三大功能区域,实现了科学有效灌溉、精准合理施肥、速冻处理果品,幼苗培育培植为一体的现代智慧农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