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9-03 06:55:39 来源:
9月1日晚,市中区胜利大街2号的一个单元楼里的灯全亮起来了,而在此之前的假期里,这个单元的20户房子里,每天晚上亮灯的不足5户。
是开学让“候鸟家庭”又回来了。假期结束了,为了方便孩子上学,他们又从“豪宅”搬回了这里的“蜗居”,或者来到“蜗居”租房。就像前段时间热播剧《小欢喜》里为了孩子上学近纷纷到学校附近租房的情景一样,是开学让这栋老房子又“活”起来了。
“豪宅”与“蜗居”间自由切换
家住胜利大街2号的陈先生女儿今年刚刚考入省实验中学,开学前,他们刚刚从伟东新都的家又搬回了这里。
“这套老房子是学区房,但只有40平方米左右,为了照顾老人,孩子四五岁的时候又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不过,尽管买了新房子,但自从孩子上学起,还是住在老房子的时间久。”陈先生说,孩子上完小学、初中,这就过去了九年,现在孩子上了高中,看起来还要继续住三年。
周一到周五,陈先生都是早上6:00起床给孩子做饭,送走孩子后再去上班,下午下班给孩子做饭,晚自习后还能去接孩子,尽管方便了孩子上学,但他有时候也觉得在别人看来“身价”昂贵的热点小学的学区房也就只是孩子上学近便点,停车很不方便,住惯了大房子,再住老房子还是有点“憋屈”,所以每到周末他都会带着全家人一起回大房子住,甚至平时也会回到大房子“享受”一下。
“不过,为了孩子没有什么是忍不了的,孩子上学方便是最重要的。”陈先生说,他们一家人原来是周五晚上就回到大房子,周一早上才回来,现在孩子上了高中学习紧张,他们有时候周末也不回去,陪着孩子在这里学习。
假期单元楼里20户常住的也就3户
由于自家房子在这里,陈先生对单元楼住户的情况比较熟悉,他说,如果不是孩子上学,很少有长期住在这里的。
这个老楼一共有5层,除了一层的商铺外,这个单元楼每层有5户,一共有20户。陈先生说,这个假期里,常住在这里的住户也就3户,“孩子一放假,我们就搬回去住了,房主一般都不住这里,来这里的大都是租房陪读的。”
白天,这个单元楼里基本上都是空荡荡的,到了晚上才会热闹起来,住在这里的大都是孩子在省实验上学,为了节省孩子路上的时间,家长宁可放弃舒适的居住环境来陪读。家长孙女士算了一笔账,“就算三年租房花费10万元,但给孩子争取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也是值得的。”
有的家庭觉得房子小住不开,甚至选择了夫妻一方在这里陪读,夫妻两处分居,不过在他们看来这似乎“也不算什么事儿”。有家长说,因为搬到了小房子里,孩子晚上学习时都不敢有太大动静,基本上告别电视,晚上也都是赶在孩子晚自习放学前洗漱完毕,“看前几天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觉得为了孩子高考从大房子搬到距离学校近的小房子的家长不在少数。”
有的学区房成“驿站”有的“陪读房”花6万
孩子在经五路小学上学的家长李先生当年也是斥“巨资”买了一套学区房,就是为了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但孩子入学后,一家人其实很少住在这里,只是中午让孩子在这里吃饭休息,晚上再接孩子回到堤口路的房子。
“我工作忙,老人要照顾孩子,我们也要照顾老人,没法全家住在小房子里。”李先生说,从经五路小学到学区房步行5分钟,从小学到堤口路的家开车也得20分钟,这还得在不堵车的情况下。把买来的学区房当成“驿站”,他自己也没办法。
为了“陪读”,很多家长都下了血本。记者咨询一家房产中介,对方告诉记者,像省实验中学、山师附中周边的房子早早就被租完了,现在房源很少,有的话价格也比较高。像省实验校内的房子,一套七八十平方米的房子租价能到每月5000元,学校外面比较好的单位宿舍,带大院能停车的,不到100平方米的每月也得5000元左右,算下来一年租房得花费6万元左右。
孩子不介意房子大小 有的还挺内疚
不过对于孩子来说,似乎并不是很介意房子的大小。陈先生的女儿说,她觉得住在老房子里也挺好的,至少上学很方便,生活出行也很方便。陈先生说,有时候他觉得孩子的适应能力比自己要强,反而显得自己有些“矫情”。
不过,有些在学校附近租房上学的孩子,心理上也是有一些压力的。“有时感觉父母为自己牺牲挺多,不能住家里大房子来这里陪我上学。”省实验中学一名高一新生说,这让自己心里会有些愧疚。
不过,对于父母来说,只要对孩子有利,他们自己吃点苦也没什么。有家长说,“对《小欢喜》里家长们的那种心情特别理解。”
9月2日正式开学后,陈先生女儿的高中生活也正式开始了,在陈先生的计划里,3年后他可能也会将这套房子租给新的高中生,而他也将告别“候鸟”的迁徙生活。 (新时报记者柴颖颖)
●延伸阅读
寄宿陪读都没错适合孩子最重要
陪读还是寄宿一直是家长圈里热议的话题。支持寄宿的家长说,寄宿制学校利于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节省宝贵的学习时间;支持陪读的家长则认为,孩子不喜欢寄宿还要强迫他去住校,对孩子学习未必是有利的。对此,有高中学校老师说,无论选择寄宿还是陪读,其实都没有完全的对错,关键是给孩子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在高中学习压力大的情况下,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适合的学校和学习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新时报记者柴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