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栏目

济南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问答实录

发布日期:2019-08-09 07:15:33     来源:


济南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问答实录

发布会现场(刘阳摄)

  今年筹拍老商埠主题电视剧

  记者:老商埠是市中也是济南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商埠文化”别具一格。请问,近年来市中区在推进济南老商埠发展上有什么举措,老商埠有何发展变化?

  市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王书信:老商埠区是济南中心城区传统建筑保存最多、最为丰富的区域,区域内不仅有济南传统地域建筑,还有西洋古典建筑和仿洋风建筑,其中仅文物保护单位就多达40处。沿街建筑以传统商业、居住建筑为主,其中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三者占了商埠区沿街建筑的31%,成为年轻人拍照打卡的必选地。

  市中区在尊重传统街巷肌理的原则上,通过更新而非重建、应保尽保、风貌延续、活力复兴的设计策略,严格保护区域内的文物、风貌建筑等历史的真实遗存,如现在的张采丞故居等在内的一大批历史文物,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开发。甚至还有已经倒塌不复存在的建筑,也根据遗留下来的图纸进行原样重建,打造商业、餐饮、旅游、文化传承为一体的融汇老商埠。尤其通过今年发展夜经济的各项举措,将老商埠片区打造的更加靓丽多彩,各种主题餐厅、音乐酒吧、啤酒花园在夜色下流光溢彩,让“百年商埠”焕发全新生机。

  下一步,市中区将在保护现有文化的基础上,从交通、建筑风貌、市政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进行提升改造,将“展现全国唯一自主开埠历史地段的重要史迹、以国际标准打造济南古今交融宣传新名片、传统文化活力特色展示新高地”作为导则目标,以“保护为先、功能复合、着眼为本、分类整治”为策略,突出商埠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今年计划筹拍一部以老商埠为主题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全面展示济南近代人文、商业变迁史,深情演绎济南人创新精神、爱国情怀,深度挖掘济南在新时代文化商业旅游这方面的价值。

  突出事项“一次办成”服务“一步到家”

  记者:“事项一次办成、服务一步到家”是市中区营商环境的招牌特色,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市中区做了哪些工作,推出了哪些利好企业发展的政策?

  市中区副区长李咸梁:近年来,市中区委、区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秉承“请让我来服务你,就像服务我自己”的理念,突出事项“一次办成”、服务“一步到家”,全力打造金牌营商环境。

  一是简化办事流程。最大程度地整合优化审批流程,实行“一窗通办”,有效减少材料重复提报和现场查看时间。推广个体工商户“你说我办,口述办照”简易登记改革,申请人凭身份证,即可办理、当场发照;推出“承诺办,信易批”容缺受理模式,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容缺受理服务。

  二是创新服务方式。开展“就近马上办,我跑帮代办”服务,街道和社区可就近办理8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极大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建立“市中好办事”微信平台,打通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打造服务企业、群众“一张网”,稳步向不见面审批和“指尖办”迈进。

  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去年以来出台《关于加强市场主体建设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从产业引导、创业扶持、金融支持等6个方面制定了100条措施;出台《企业上市扶持办法》,对申请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公开发行上市的IPO企业、境外公开发行上市的企业,均提供资金扶持及相关政策支持;出台《“品质市中·人才强区”计划实施方案》,实施企业高管个人所得税奖励政策,在住房补贴、人才公寓、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做好服务保障;出台《双招双引及安商稳商重大事项一事一议工作试行办法》,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实行“一事一议”制度,确保项目高效签约落地。市中区下一步将推出关于加强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的意见,并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真金白银”的支持。

  上半年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70个

  记者:今年以来,市中区成功举办“牵手济南·选择市中”“品质市中·聚力赋能”等多场大型对外推介活动,并多次前往北上广深等地开展异地招商,都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在招商引资方面还会有哪些举措?

  市中区副区长付华:今年上半年,市中累计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50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0个。世界500强方面,思爱普、宝钢气体、中铁建投资、华润电力等一批大型企业区域性总部先后落户。金融业方面,引进前海保险、陆家嘴国泰人寿、国盛证券等一批优质项目。互联网产业方面,人民网信息技术、滴滴出行、赤子城科技、比木科技等一批新模式新业态项目落户。特别是随着山东省财金创投新旧动能转换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中俄能源合作投资基金管理(济南)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基金投资类企业的入驻,市中区基金投资类企业运营资金规模超1600亿元,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各区县前列。

  下一步,市中区将加大政策优惠力度,为招商项目“一事一议”,“量身定制”优惠政策,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项目在资金、审批、落地和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大招引工作力度,更多的“走出去、引进来”,为市中发展招引更多质量优、前景好的“源头活水”,以打造“二环南路科技创新产业带”为抓手,狠抓载体建设,为项目“落得下、发展好”提供广阔空间;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力度,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便利度、满意度,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加速跑”。

  在全国率先实现公办集团化办学100%全覆盖

  记者:市中区的教育工作走在了全市、全省、甚至是全国前列,请介绍一下市中教育成功经验。

  市中区副区长李咸粱:近年来,市中区全力打造“名校云集、名师辈出、社会满意”的品质教育示范区,取得可喜成绩。今天,市中教育是市中区的一张靓丽名片。

  一是集团化办学成绩出色。市中区在全国率先实现公办集团化办学100%全覆盖。自2013年在全市率先启动集团化办学以来,先后投入6000万元,打造20大教育集团,以品牌学校带动新建学校、薄弱学校、城郊学校“抱团”发展,把好学校办到居民家门口,有力破解城乡二元难题,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

  二是素质教育创新发展。市中在全省率先实施“零起点教学”。全区学校全部开设入学适应性课程,不加快进度、不忽视差距、不扼杀兴趣,坚守教育启蒙权,缓解家长焦虑。

  三是惠民教育更加暖心。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市中在惠民教育上实现了5个100%:学生午餐问题100%全解决;课后服务工作100%全覆盖;学生校服费、书本费100%全免除;全区所有学校千兆光纤全接入、录播教室及视频互联互动系统100%全覆盖;空气净化及新风系统100%全覆盖。同时,区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基地一期工程投入使用,为全区青少年提供全国一流品质的校外素质教育资源。

济南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问答实录

山东数字产业大厦(通讯员供图)

  数字经济从“无中生有”到“产业集聚”

  记者:市中区的数字经济从无到有,发展壮大,请问在促进数字经济方面有什么创新性做法,下一步有什么新举措?

  市中区副区长付华:市中率先在全市布局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最早系统做好数字经济顶层设计的区县,获评山东大数据产业集聚区,目前山东数字产业园一期已经成功运营。

  市中区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劲,出台一系列大数据实施意见以及招商政策;合作平台创新,与国家工信部电子一所等国家级产业机构对接合作;发展业态创新,与行业知名企业合作,猪八戒网、誉存科技等涵盖大数据、金融科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企业纷纷落户,产业发展闭环生态和产业效应逐渐显现,实现从“无中生有”到“产业集聚”。下一步,市中区将持续做好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产业引进培育工作,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构建完善的产业增量发展生态机制,先试先行打造多场景5G应用示范项目,打造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好的成长发展环境。未来,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征程中,市中区将为济南数字经济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