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栏目

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把脉济南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未来10年机不可失

发布日期:2019-07-13 07:08:44     来源:


  2018年1月3日,国务院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落户山东。2018年,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提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目标是,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到2022年基本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新旧动能转换是个系统工程,欲速则不达,山东省肩负为全国各省市新旧动能转换做出示范的重任,各市都希望对标先进城市,早日与之缩小差距甚至变道超车,济南也不例外。

  7月12日,第18期国家高新区“创新双月谈”在我市举行。本次双月谈的主题是“创新驱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来自全国各地国家级高新区代表、专家学者齐聚济南,把脉新旧动能转换。

  对外开放通道 “米”字型高铁雏形显现

  作为山东省会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区,济南正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培育激发新动能。通过推行机构改革,大力实施流程再造和机制重构,全面下放市级权限,进一步打通理顺事权体系;高水平编制《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制定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分工方案和监测实施方案,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全面简政放权,努力营造让企业领跑城市、让市场活跃城市、让政府温暖城市、让人民稳定城市的浓厚氛围。

  今年一季度全国改革热度指数评估中,济南位居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三名。今天的济南,创业创新热情空前高涨,平均每个工作日登记市场主体超过1000户,增速升至山东省第一,正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实践要求,济南以开放的扩大推动改革的深化,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一方面,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坚持对内对外一起开放,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制定实施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40条,依托济南高新区,积极申建自贸区,综合实力、城市建设、动能转换、营商环境全面跃上新台阶,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显著提升。另一方面,以大交流推动大合作。把“双招双引”作为推动对外开放的“牛鼻子”,诚意“请进来”座谈,去年承办举办各类国际性会议、重大峰会及论坛活动达到23场次,城市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积极“走出去”招商,今年5月,在北京、上海举办“选择济南共赢未来”推介活动,签约79个项目,总投资额2522亿元。

  今天的济南,对外开放新通道进一步打开,“米”字型高速铁路雏形已现,“中欧货运班列”“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5项构建开放经济新体制试点试验被十三部委首批向全国复制推广。

  新旧动能转换 要10年后再看结果

  “山东省、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的结果要10年后再看,未来10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科技部调研室原主任、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胥和平认为,新一轮技术浪潮正在促使各行各业发生裂变,在不可遏制的技术演进、产业变革之际,各级政府担子很重。一方面,仅仅激发社会的创新活力已经不够,要承担构建创新系统的职责。另一方面,仅仅招商引资已经不够,要承担产业谋划布局的职责。这要求我们的政府部门能够建立促进创新的基础制度。“我们的很多政策是短期的,甚至一阵风式的,这不利于创新之城的打造。”

  “我留意到,一年多来,济南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做了很多工作,开放和改革的力度都很大,尤其济南还在围绕创新驱动建设基础设施平台。”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冯华认为,发展新经济需要创新,基础设施平台非常关键。他建议,济南应该打造四个链条,即:全过程创业孵化链条、科技成果转化链条、科技金融链条和人才服务链条。围绕这四个链条,冯华建议,济南可以实施创新创业生态优化工程、科技伯乐奖励工程、科技服务人才支持计划,给创业企业提供全过程服务,包括资金服务;打通科技成果与实体经济的转化通道;除了扶持和奖励科学家、发明家,还应该大力支持技术转移、基金检测、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类人才,这些人才可以帮助成果向产业化转换,并助推企业做大做强,把小苗培育成大树。

  实现高质量发展 大企业要主动分享资源

  “我们看到,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追求高质量发展方面,政府部门很主动、很着急,企业方面也不能等和靠。”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常务副总经理陈文丰认为,新旧动能转换需要聚焦新研发,推进前沿科技转换;聚焦新场景,追求人类的新生活;聚焦区域个性,打造创新创业生态;聚焦“四新”经济,助推爆发式增长;聚焦产业跨界融合;聚焦大企业。

  陈文丰认为,大企业在这一轮创新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政府要推动大企业的平台化转型,能够使传统企业涌现新动能。大企业掌握的资源很多,可以通过众包的方式分享资源,把需求释放出来,让中小企业可以共享这些资源。同时,鼓励大企业内部创业。根据统计,双创的成功率不足5%,但大企业内部创业成功率能达到50%,这一轮对旧动能的改造需要大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不久前,在我市举办两岸新旧动能转换高峰论坛期间,台湾物联网产业技术协会秘书长张笠也曾提出,山东很多面临提升和改造的企业是体量庞大的传统企业,台湾企业虽然技术领先,但体量小、“吃不下”,鲁企必须把需求整合、细分成一个个小包,让多个台湾企业联手提供解决方案,如此才能造就全新的生态。

  据了解,在高新区,浪潮、重汽等大企业已经在通过众包的形式与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形成合作,而不少中小企业也在急切期盼政府主管部门、龙头企业能够将更多的数据信息开放共享。(本报记者 韩霄鹏)